查看原文
其他

知行合一,为什么很难做到?

柏粒先生 柏粒田 2024-04-11

知行合一的思想由明朝的思想家王阳明提出,知是指对事物的认知,行是指具体的行为。知行合一,简单说来,就是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要统一。做到了知行合一,就能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,既坚持理想,又能有所成就。
你可能早就听说过知行合一的思想,也很想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。但经常遇到的现实却是:
“这个道理我懂,你说的我都理解,但我就是做不到。”
“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做,但我就是忍不住?”
……
其实,小到锻炼、戒烟这样的个人习惯,大到人生的重大选择、企业的战略决策,只有当你真正开始实践时,才会发现知行合一这一简短的词语,听起来简单易懂,想要真正做到却困难重重。
知行合一,到底难在哪里?有人说“知难行易”,也有人说“知易行难”,其实,知和行都不容易,想要“合一”更非易事。
第一道难关-“知”
我们先从“知”说起,这是知行合一的第一道难关。知,就是思想认识、道德观念、事物之理。人并非天生就具备认知,因此我们需要去学习去领悟,这就涉及到学习能力的问题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,就导致同样的学习过程所获得的认知会存在差距,如果你认为自己知道了但实际上却是一知半解,那就不是真知。
同样的老师,一堂课讲完,有人学得快、不容易忘、实践起来也应用自如,有人却要通过反复的回顾、练习才能慢慢掌握。当然还有可以无师自通,仅靠自学就能掌握知识的学霸。对此,教育学界有个有趣的VARK模型,将学习者分为四类:
V:Visual视觉学习者
A:Auditory听觉学习者
R:Reading&Writing读写学习者
K:Kinesthetic动觉学习者

顾名思义,视觉学习者擅长通过看的过程来学习,听觉学习者擅长通过听的过程,读写学习者则偏好阅读和写作来掌握知识,而动觉学习者最擅长的是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。如果你是一名听觉学习者,那么将重点放在专心听课上效果可能会更好,而不要因为忙于记笔记而妨碍到听觉学习的过程。如果你是读写或动觉学习者,就要更加重视亲自去读去写去实践来提升学习的效果。
因此,想要通过“知”的第一道难关,评估和了解自己最为重要,只有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,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才能获得真知。
第二道难关-“行”
知行合一的第二道难关是“行”。行,就是行动、行为、实践操作。既然是行动,那就涉及到愿不愿意做,能不能做到的问题,这就到了考验执行力的时候了。缺乏执行力,即使领悟到了真知,也很难将其落地,想要知行合一更是天方夜谭。
对常人来说,执行力往往会遭遇内在和外在的两大阻碍。内在的阻碍是懒惰。曾国藩曾有言:“百种弊病,皆从懒生。”懒惰,是人的惯性,懒惰意味着可以留在舒适区。而行动,是要打破惯性,跳出舒适区。

设想,你已具备健康生活的认知,决定要培养早起锻炼的习惯。可第二天清晨,懒惰的惯性却暗示你留在被窝再享受半小时的安逸。此刻的你,脑中浮现的可能不是想要改变的决心,而是“算了,明天再说吧。”
古人有云: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”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妥协,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,最终懒惰将彻底击溃你的执行力,使你放弃最初的决心。因此,想要具备一流的执行力,必须克服懒惰,坚决抵抗住每一次小小的妥协,将行动落实。
执行力容易遭遇的另一大阻碍则是外在的环境。人是容易受影响的动物,越是亲近的人越能够影响你的行为,甚至让你做出违背自身意愿的行为。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“同伴压力”,指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排挤,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,因此会选择跟从同伴的规则或建议去行动的一种心理压力。

这一点在想要戒除烟瘾酒瘾的人身上最为常见。即使你对烟酒过量的危害已具备深刻的认知,即使你已经下了坚定的决心,但一旦将你推到一个被同事、亲友所包围的饭桌上,烟和酒近在眼前、唾手可得,而身边人又不停地鼓动、影响着你,在这样的环境下,又有多少人能挡得住这外在的强大影响力?
有人会说,既然是外在的因素影响了执行力,外在又是不可控的,我如何去克服它呢?没错,你无法控制、无法改变他人,但你可以主动选择接受什么人的影响,避免自己落入到同伴压力的环境中去。只有这样,才能扫除外在的影响,保证自己的执行力。
螺旋式的上升
那么,如果有了真知,同时具备了执行力,是不是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呢?答案依然是否定的,因为这里涉及到对知行合一这一思想的理解。有人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,理解了就去做,做的符合自己所理解的认知,那就是知行合一。这是一种单维度的、静态的理解,但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多维度的、动态的方式来看待它。因为,认知和行为是动态变化的,有了认知后去行动,行动后又会有新的领悟,反过来会提升和改进认知,而新的认知又会再次促进你更好地去行动,这样周而反复,知和行会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前进。

王阳明就曾提出,知行合一需要“事上磨”。通过做事才能提升心智,不断完善自我,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,不能光思考不实践,更不能光顾行动而不顾反思。只有这样,知和行才能相辅相成,以知促行、以行求知。
人生准则 vs 终极目标?
这样看来,对于知行合一,与其将它作为人生的准则,不如将它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更为实际。因为它没有终点,而你,永远都应该在追求知行合一的路上。
只有这样,你才会在不断收获新的认知和新的成就时,继续勉励自己,不骄不躁,继续努力。
只有这样,你才不会为自己没有获得真知或没有执行而懊悔,埋怨自己没有做到知行合一。
只有这样,你才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,坚持理想和信念,向着知行合一的终点奋力前行。
-END-
相关文章:

备注:图片来自网络

喜欢的话,请在右下角点击“在看”,谢谢!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